全球健康產業創新中心:科技成果轉化中的“合伙人”

眾所周知,在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,從技術到產品,并成功走向市場,需同時具備多種能力,從而才能跨越“轉化”這道鴻溝。怎樣有力推動科技成果加速轉化落地,這也正是全球健康產業創新中心一直致力于在做的事情。


5月27日,北京日報在頭版發布了以“技術經理人:科技成果轉化加速器”為題的文章,對全球健康產業創新中心執行主任王竟菁進行了專訪,并對全球健康產業創新中心部分在培企業——圖湃醫療、富伯醫療、超目科技等進行了報道。



2018年,全球健康產業創新中心(簡稱GHIC)正式對外運營,在這里,醫學專家、工學專家、創業者們相繼結緣。截止目前,眼科掃頻OCT技術、生物納米孔測序技術、新型人工免疫豁免細胞治療技術、癌癥早篩技術、外骨骼機器手、心磁掃描成像儀、植入式眼部肌肉神經刺激器、眼內液采集器等諸多創新醫療技術已在GHIC的服務支撐下完成轉化落地。


GHIC執行主任王竟菁(左)與北京普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討論項目進展。


信息不對稱、供需兩端溝通效率低,是長久以來科技成果轉化難的原因之一。“曾有一位著名三甲醫院的醫生,為了將技術構想做成樣機,竟然靠搜索引擎尋找合作方,一路碰壁,最終花五年時間才做出了樣機。另一位從事空間站對接等航天技術研究的教授因腿傷住院,與醫院的醫生交流時才發現,自己的技術能夠解決困擾骨科醫生很久的一項難題。”王竟菁回憶。為好的科研技術尋找應用場景,為有“痛點”的市場需求尋找合適的技術路徑,成了GHIC服務團隊的重要工作之一。


GHIC服務團隊的成員具備醫學、機械工程、生物醫學工程、管理、財會各種專業背景。盡管他們不是GHIC任何一家入駐企業的員工,但卻如同“合伙人”一般,為這些成果從“書架”走向“貨架”的過程奔走著,充當醫工轉化之間的“翻譯”,在項目初期為他們牽線搭橋、互通有無。


科技成果轉化道阻且艱。全球健康產業創新中心將積極對接全球醫療創新技術與資源,加強科技成果的轉化,幫助醫療器械、診斷和服務等創新技術的有效落地發展,為早中期項目提供更有力的全方位支撐。